位於高雄的茂林區不但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觀光資源及獨特的魯凱文化,更是紫斑蝶的故鄉。每年的十月到隔年的三月,數十萬隻的紫斑蝶棲息於茂林山谷的奇景,是喜愛紫斑蝶生態的遊客不可錯過的奇觀。紫斑蝶屬於中、大型的蝶類,一到秋冬季節,便會看到牠們如候鳥一般,一路向南往低海拔山谷進行一年一度的大遷徙,這種現象被稱為「紫蝶幽谷」。為了一睹紫斑蝶的翩翩風采,上個月挑了一個晴朗的好天氣開車前往茂林區一遊。
從美濃沿著台28線開到要銜接台27甲線時右轉,會經過造型優美的「新威景觀大橋」,外傾式的鋼拱橋身猶如一隻翩翩起舞的紫斑蝶,象徵著即將來到紫斑蝶的故鄉~~茂林。
茂林紫斑蝶生態公園位於茂林部落巷內,我們沿著茂林活動中心旁的緩坡步道前行,先來到「紫蝶3D館」參觀,了解紫斑蝶的生態、遷徙和生長過程。
「紫蝶3D館」裡詳細的介紹紫斑蝶的種類、每年遷徙的過程和路線等,讓遊客前往觀賞紫斑蝶前更能瞭解其完整的生態樣貌。
在廣場上就有一些斑蝶到處飛舞,彷彿在和遊客打招呼。
在賞蝶季活動時,茂林生態公園前的工作站都有專業志工為遊客詳細介紹紫斑蝶的棲息環境和不同種類的辨認方式。
在工作站裡也看到蝶蛹和可愛的黑鳳蝶成蟲,不久之後牠們就會羽化成蝶。
沿著步道往公園裡一大片高士佛澤蘭蔓生之處走去,可以看到成群的斑蝶在花叢裡忙進忙出地尋蜜,令人相當驚艷。
這些群聚在幽谷中的成員主要為: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斯氏紫斑蝶,當牠們群聚在一起越冬的時候,正是國內外喜愛紫斑蝶生態遊客不可錯過的奇觀。
在晴朗天氣的清晨至上午11時是賞蝶最佳時機,可以看到蝴蝶吸食花蜜、喝水以及盤旋的姿態。
蝴蝶活動與溫度也有密切關聯,由於牠們是熱帶起源的蝶種,天生不耐低溫,在氣溫22度至27度,帶點微風,就有機會看到成群紫斑蝶到處飛舞了。
紫斑蝶的壽命為6至8個月,是蝴蝶家族中最長壽的蝴蝶之一。
如果不是教學或學術研究目的,遊客千萬不要任意捕捉或採集蝴蝶喔!
茂林區擁有至少10處的蝶谷,谷內的斑蝶種類包括四種紫斑蝶,另外還有青斑蝶、黑脈樺斑蝶、大鳳蝶等,可說生態樣貌相當豐富。
一般大眾想要親近紫斑蝶,也可循著茂林生態公園往「賞蝶步道」 和「姿沙里沙里步道」前行,生態公園旁有詳細的地圖指引,繞行一周約需一個小時的時間,沿途種植許多紫斑蝶喜愛的蜜源植物,如香澤蘭、高士佛澤蘭等,很容易吸引成群紫斑蝶前來覓食。
沿著「賞蝶步道」前行,先爬了一段小階梯,坡度還算好走,在涼爽的天候下漫步其中,稍微流點汗也感到非常舒爽。
登高之後就可看到山谷中的茂林部落,四周群山環繞,景色優美。
繼續前行,中途設有觀景平台,一樣可以眺望茂林部落和翠綠山巒美景,遼闊的視野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步道沿途種有相當多的高士佛澤蘭,這種植物不但花期長,且蜜源充足,是多種蝴蝶和蜜蜂的食草和蜜源,不時可見蝴蝶翩翩起舞。
紫斑蝶一生只來過茂林一次,我們與牠們的相遇也是珍貴的一期一會。
「賞蝶步道」中途可以銜接「姿沙里沙里步道」,中途也可看到不少斑蝶飛舞,最後從「姿沙里沙里步道」的入口意象出來,遊客也可以以相反的方向健行,最後是回到生態公園。
穿越茂林部落之後又走回大馬路上,茂林部落是茂林區最大的聚落,重要的行政單位都在此,再往深山進去就是萬山部落和多納部落,都是屬於魯凱族的原鄉。
賞過了茂林生態公園的紫斑蝶,還可繼續沿著茂林林道前往「龍頭山步道」和「多納部落」走走。「龍頭山步道」又稱「小長城步道」,走在山稜線的步道上可以欣賞秀麗山容,也可再繼續深入美麗的「多納高吊橋」。而位於深山中的「多納部落」除了可以參觀石板屋,更可體驗魯凱族的文化和藝術,都是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