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高雄輕軌去旅行,以低緩的速度前進,窗外是移動的風景,窗內是優雅從容的心情,適意地上下車,隨興地走逛,在熟悉的城市中,碰撞出意外的驚喜!
高雄輕軌可說開啟了台灣城市運輸的新里程碑,輕軌列車流線型的外觀、亮麗的綠白色彩,時尚而輕盈的穿梭在市區街道,成為城市亮眼的移動地標,也改變了高雄市民的生活文化。
高雄環狀輕軌乘載著高雄百年的進步與夢想,歷經十四年的規劃、發包與施工,終於不負民眾期望,從2015年開始了C1至C4試營運、2017年C1至C14第一階段全面通車,到了今年2022年10月,已陸續完成C1至C24(籬仔內至愛河之心)和C1至C32(籬仔內至凱旋公園)第二階段營運通車,這項跨時代的交通運輸革命,在高雄率先實現,也可以說開創了台灣城市綠色運輸服務的新里程碑。
高雄輕軌走在世界輕軌科技潮流的尖端,使用電力推動、無汙染;無架空線、保留了城市的藍天白雲與完整的天際線;打造無障礙運輸空間,讓老弱婦孺上下車都方便;車窗寬敞明亮,可以和街景近距離接觸。高雄輕軌的每一項特色設計,都提供乘客舒適、友善的搭乘環境。
高雄輕軌車身設計是由義大利超跑設計公司操刀,以流線、時尚的造型,搭配符合高雄城市意象「水」與「綠」的白色與綠色,營造出綠色永續、活力海洋的氣息,成為城市中亮眼的城市風景。
2022台灣設計展在高雄,化身為水藍色的輕軌彩繪車廂,可說是最優雅的移動廣告。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慶祝開幕一周年,睽違四年的Takao Rock「打狗祭」強勢回歸,移動的輕軌列車也是最佳廣告看板,極富設計感的彩繪特別吸睛。
壽山動物園即將在十二月份重新開園,「動物明星號」輕軌彩繪列車,是由台灣黑熊「波比」、紅毛猩猩「咪咪」和羊駝家族帶路,以逗趣可愛且吸睛的模樣,將引領大小朋友遊覽改造後的壽山動物園。
行進中的列車緩慢平穩,寬廣透亮的玻璃窗灑進滿室陽光與綠意,望向窗外,城市街景一覽無疑,乘客的心情也跟著愉悅起來。
輕軌不僅是都市運輸的交通工具,還可扮演「城市遊園車」的角色,搭乘輕軌可以舒適悠閒地欣賞高雄城市之美。
環狀輕軌第一階段的「水岸輕軌」於2017年通車,共設有14個候車站,結合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重大建設、水岸文創聚落以及海灣觀光景點,形成高雄經濟新動脈,對高雄城市發展與休閒觀光,都有正面的影響力。
「蜜瑪連線」彩繪列車最近頗受歡迎,車廂一邊車頭是黃阿瑪號,另一邊車頭則是蜜柑號,可愛逗趣極了。當列車緩緩滑行在市中心,讓人感受到城市不一樣地的創意和改變。
高雄「亞洲新灣區」幾個重大建設已陸續完成,也將帶動都市水岸的整體發展,其中位於愛河灣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更是到高雄必遊的打卡新熱點。搭乘輕軌在C11(真愛碼頭站)下車,即可看到這座美麗又前衛的建築。
駁二原是高雄港邊儲放貨物的倉庫群,現今已改造為全國最閃耀的藝術、文創場域,園區內處處可見巨型公仔、雕塑、裝置藝術,散發前衛創新的風格。搭乘輕軌在C12(駁二大義站)或C13(駁二蓬萊站)下車即可抵達。
駁二藝術特區碼頭旁的大港橋,是全臺首座水平旋轉景觀橋樑,也是亞洲最長的跨港旋轉橋,串連駁二藝術特區與棧貳庫兩處熱門景點,是高雄目前最新潮的旅遊路線。
大港橋旁的裝置藝術《手機人生》是英國藝術家打造的作品,作品中間的空位,邀請觀眾走入作品,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前鎮之星」自行車橋如藤蔓般橫跨在中山四路上,營造蜿蜒有致的動態之美,橋上設有空中花園和休憩座椅,不論白天或夜晚,皆可欣賞高雄城市風景。
橋下的輕軌C3(前鎮之星站)採用原住民圖騰紅、黃、黑色彩設計,相當亮麗醒目。
輕軌C20至C24(台鐵美術館至愛河之心)在2022年10月通車後,讓整條環狀線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服務範圍也新增至31個車站,整體營運路線也延伸至 17.1 公里。
輕軌C20(台鐵美術館站)依偎在台鐵「美術館車站」旁,「美術館車站」為台鐵地下化中新設之捷運化車站之一,站址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附近,站體外觀主要為鋼構屋頂、金屬包框、玻璃帷幕,幾何形的外觀造型感覺相當前衛。
C21A (內惟藝術中心)和C21(美術館)兩站以以「白色漣漪」作為設計發想及造型特色,並以嵌入式的LED燈提供照明,創造高科技流動的地景,造型優美。
隨步走進車站,沒有任何階梯或障礙物阻撓,軌道上的綠草賞心悅目,任由涼風吹拂,讓候車的心情輕鬆愉快。
這兩站還特別保留了原先整排的小葉欖仁樹,延伸出一段綠色林蔭,當列車經過其中,就好像進入「龍貓隧道」世界,成為高雄最新打卡熱點。
配合高雄輕軌最美麗路段「龍貓隧道」試營運,高雄捷運促成「蜜柑站長」與貓界皇帝「黃阿瑪」首度聯手,推出「蜜瑪連線」彩繪列車,兩位超人氣貓咪穿梭在龍貓隧道裡,讓輕軌新路線又有亮點。
很多外地遊客特地為了這段「龍貓隧道」前來高雄取景,這段小葉欖仁隧道的形成,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多年前極力抗議輕軌經過門前的當地居民始料所未及的。
走進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內有遼闊的內惟埤溼地生態,這是一處結合生態、藝術與休閒於一身的文化聚點,在蟲吟鳥唱、波光瀲灩的自然環境中,藝術正像翠綠新芽,於南臺灣豔陽下生根、滋長、茁壯。
「內惟藝術中心」鄰近「龍貓隧道」,11月1日起試營運,絕美的白色輕量建築讓人眼睛一亮。這個有策展、有咖啡香、有生活化的藝術日常觀賞經驗,正是藝術中心最受民眾歡迎的地方。
C24(愛河之心站)融入藍色花布、美濃客家菸葉元素,搭配客家剪紙搭配光影設計,打造特色都市景觀。
位於三民公園的「愛河之心」以滯洪池與生態整治為目的,結合自行車道與美麗的湖岸景色,是高雄市人的優質休閒空間。目前湖畔的美人樹開得正燦爛,為蕭瑟的冬日增添不少活潑氣息。
高雄環狀輕總長22.1公里,全線共有37站,目前只剩大順路上的七個站體就可全部建構完成,預計2023年底全線通車,相信這一條克服萬難才能完工的輕軌,可以對高雄產業經濟的成長與休閒觀光的促進,都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力,我們也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