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茂林區位處中央山脈南麓,海拔從230公尺到2700公尺不等,區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魯凱族為主,分屬茂林、萬山與多納三個部落,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觀光資源及獨特的文化特色。而茂林主要為魯凱族部落之一,原民的神話傳說、特有的石板建築、精緻的傳統工藝、山巒間的優美吊橋、在地的傳統美食,更增添區內文化旅遊的豐富度。而位於茂林龍頭山遊憩區的「龍頭山步道」,有著南台灣「小萬里長城」的稱號,從遠處看一層一層堆疊的木棧道綿延數尺,就像是蜿蜒的長城一般,近來成為許多網紅拍照打卡的景點,茂林種種風情等待大家來親身體驗。
從茂林部落前往龍頭山遊憩區會經過「多納大橋」,這是八八風災之後才建造的,橋前有一隻巨大的老鷹雕像,這座山谷可常見成群的老鷹在崖壁上沿著溪谷翱翔,因此這裡也有「老鷹谷」的稱號。
白色的「多納大橋」橋頭是由雄鷹與陶壺作為原鄉部落特色代表,在藍天下相當醒目又美麗。
將車子開到龍頭山遊憩區停車場,走過遊客中心廣場後,便循著石階步道前行,穿越一段樹叢林後,映入眼簾的就是有著南台灣「小萬里長城」的木棧道。
從遠處看一層一層堆疊的木棧道綿延數尺,就像是蜿蜒的長城一般,所以「龍頭山步道」又有「小萬里長城」的稱號。
「龍頭山步道」是一座很親民又好走的登山步道,總長一公里左右,來回只要一小時就能完成,沿途可以俯瞰整個龍頭山的環流溪谷、多納大橋、多納高吊橋、蛇頭山等壯麗景觀。
山巒綿延之間屹立一座「龍頭山」,俯瞰形勢宛如淺灘臥龍,當地的龍穴傳說不脛而走,有時還能看見老鷹在溪谷盤旋,所以也有「老鷹谷」之美名。
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看到「龍頭山」和「龍珠」的樣貌,我特地以黑線標示出來。
站在步道最高處,可以看見「多納大橋」與「多納高吊橋」遙遙相望,還可以看見被溪流沖斷的「龍珠」,遼闊的視野,壯麗的景色,讓人備感舒怡。
「多納高吊橋」是一座懸掛在翠綠山間的優美吊橋,從不同角度俯瞰都相當漂亮。
剛才經過的髮夾彎公路也清晰可見,蜿蜒的公路像一條大蟒蛇一般。
「小長城步道」主要連接了兩座山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公尺,但因為設置在稜線上,所以居高臨下,視野相當好。
「龍頭山步道」最後的終點是一座涼亭,遊客可以稍作休息再走回遊憩區,或繼續走前往「多納高吊橋」。我們選擇繼續往前邁進,十多分鐘後就來到了「多納高吊橋」。
「多納高吊橋」位在萬山與多納間的龍頭山,為多納部落族人出入的要道,全長232公尺、高103公尺,造型相當優雅,是多納部落起步發展很重要的橋樑,過去號稱是東南亞最高的吊橋,但目前已經被花蓮的「布洛灣吊橋」超越了。
「多納高吊橋」是一座懸掛在翠綠山間的優美吊橋,橋頭飾以鮮豔原鄉色彩的菱形、百合花、百步蛇等魯凱族圖騰,在青山綠水中分外耀眼奪目。
走在橋面上感覺相當平穩,也讓人懷念起位在花蓮太魯閣的「布洛灣吊橋」。
這座橋對多納里民來說意義非凡,帶有濃濃的離別之情,是族人與親人、情人、朋友道別的情之橋。
從吊橋上可以眺望「多納大橋」和「望夫崖」,彷彿也能想像企盼族人平安歸來的心情。這座美麗吊橋蘊藏著歷史軌跡,值得大家親自走訪。
離開「龍頭山步道」之後,可以走回遊憩區再步行前往附近的「望夫崖」。
傳說以前交通不便利,每當部落裡的勇士們外出工作,多少會遇上一些危險,勇士們的太太都會站在這座「望夫崖」上,引頸期盼著夫君的歸來。
站在山崖上可以眺望老鷹谷中的「多納大橋」和遠方的「多納高吊橋」,視野遼闊。
當天幸運之神降臨,突然看見有一對老鷹在山谷中來回盤旋,姿態敏捷又優雅,我趕緊拿起手中相機瞄準目標,雖然沒有準備長鏡頭,但在亂槍打鳥中, 也隱約捕捉到機張老鷹飛翔的身影。
在欣賞過美麗的山景之後,再繼續往山裡開,十幾分鐘車程就可以抵達「多納部落」,途中會經過「蛇頭山」觀景台,不妨也下車走走。
「蛇頭山」因外貌神似百步蛇盤於濁口溪而得名,百步蛇頭山也被視為守護族人的聖山。
「多納部落」是茂林區最深山的部落,也是保存魯凱族文化最完整的地方,石板雕刻、石板屋隨處可見,建築充滿著原民特色,目前約有一百多戶人家。
遇到一位當地原民導遊正在為旅行團做導覽解說,順便停下腳步聆,也讓我多少認識原住民在山上部落的生活智慧與文化脈絡。
魯凱族有著嚴謹的階級制度,分為大頭目、貴族、勇士和平民,從建築外觀和裝飾圖騰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部落中最高的一棟石板屋建築是頭目的家。
石板屋住起來冬暖夏涼,部落居民通常就地取材,以石板為建材,甚至融合現代建築形式做重建,成為新形態的石板屋。
部落裡隨處可見傳統魯凱族特色圖騰、石雕與陶甕等,展現出魯凱族人早年的生活樣貌,每一樣藝術創作都在訴說一段魯凱族的歷史故事。
原住民有著獨特的藝術創作天份,小巷與牆角上隨處可見的石版作品,是部落裡一道獨特的風景,可以瞭解部落早年的生活發展軌跡。
原住民的原始創作都是具有實用價值的工藝品,但從美術的觀點,魯凱族的木雕雖非藝術精品,但這也顯示這屋主在部落中的地位。
部落裡到處可見成束肥美的小米,在魯凱族中代表著多重意義。男女有意成為男女朋友之前,男方家人會帶著小米束送給女方的家庭,女方若合意,則回送年糕。至於朋友間情意深,結義、結拜也會有互贈小米的動作。
小米過去是住民的主食,對族人的意義凡,現在為了傳達小米豐收的意象,形塑成平安祈福的御守,成為多納部落有特色的伴手禮。
已經過了中午用餐時間了,就在部落裡享用當地美食,餐廳都開在主要街道上,菜色種類看起來也都差不多,有烤香腸、烤山豬肉等。我們隨便選了一家餐廳坐下來,和老伴各點一份原民套餐,順便到隔壁買兩杯檸檬愛玉解渴。
這個隱身在身山中的部落美得很單純,魯凱族居民在此發展出豐富的文化,透過飲食、建築、雕刻、藝術和歷史傳說,讓人看到茂林藏有更多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