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臨Washington,D.C.的亞力山卓(Alexandria),面臨大西洋,自古即為繁忙的通商港口,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菸草及大麥的輸出港,1749年起亞力山卓便開始有了市區規劃等各種基礎建設,參與者還包括開國元老的少年華盛頓。所以當地人以舊城(Old Town)來稱呼亞力山卓,走一趟老街便能見證美國殖民地時代的風華與歷史。它是繼查爾斯頓跟紐奧良之後,全美第三個歷史古鎮。
古城主要的觀光大道就是國王街King Street,從地鐵站筆直通向波多馬克河邊。
走在石板路上欣賞著兩旁的古色古香的建築和精典的歷史古蹟,映襯著美麗的藍天,一路走走拍拍,讓人心情相當愉悅。
這裡不但每一個街角都有不一樣的驚喜,有時邁入了小巷道裡,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住宅區旁這座建於1767~1773年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美國開國元老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當年也曾參與教堂的建造過程,一旁的小公園就是墓園,逝者的安息之地。
再繞回到國王街,這條充滿著當年英國文化傳統的老街,兩旁有著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有工藝品店、服飾店、咖啡廳和各種口味的餐館等,這些都是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建築,讓人彷彿走入了歷史。
國王街上有不少具有指標性的歷史建築,這座建於1774年的消防站Firehouse,1855年曾改建過,現在已成為消防展覽館。
經營超過140年的一位藥商家,現在已成為藥劑博物館Apothecary Museum,據旅遊資訊介紹,裡面還保留超過8000多種的早期藥物,但一大清早還未開放參觀。
建於1851年的典雅建築The Athenaeum,在過去殖民時期是銀行,現在則是美術館。
來到國王街的盡頭,附近有棟商場建築和河堤休閒碼頭,碼頭上停泊了相當多的船隻,在這裡可以搭乘遊船遨遊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到對岸的華盛頓DC。Waterfront Park是賞景休閒的好地方!
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 的水岸風光明媚,三月天春寒料峭,遊人不多,三三兩兩的遊客在岸邊賞景晒太陽,狀極悠閒。
從網路得知,商場大樓裡有一家「魚雷場藝術工坊」(Torpedo Factory Art Center)很值得參觀,這是美國最大和最負盛名的藝術工坊之一,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參觀。
「魚雷場藝術工坊」過去曾是生產魚雷的工廠,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停止了魚雷的生產,政府把它改為儲藏物料的倉庫。魚雷工廠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為美國生產超過九千枚的魚雷,在工坊入口的大廳還展示著一枚MK-14魚雷,彷彿默默地在訴說過去輝煌的歷史。
後來亞力山卓市把這個魚雷工廠買下,閒置了幾年之後才成立這個「魚雷場藝術工坊」,並對外開放,由於地方寬敞加上靠近波多馬克河邊,藝術家們聞訊紛紛進駐,使得亞力山卓成了美國的藝術重鎮。
這棟三層樓的建築中有很多藝術家從事創作,創作的內容相當廣泛,有陶瓷、玻璃、繪畫素描、版畫、雕塑、攝影、珠寶首飾、服飾等五花八門,每一樣作品都很有獨創性。裡面還有多個藝廊、藝品店等,喜愛藝術的人可以花個半天的時間在此好好流覽。
中午在此買了一份簡餐享用,腦海中回味的是剛剛看過那些美麗的藝術創作,政府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讓藝術家們能有揮灑的空間和交易平台,才能促進地方藝術的蓬勃發展,也間接提升了人們的美學素養,這裡讓我聯想到高雄最近正在蓬勃發展的「駁二特區」,有著同樣的意函。
寒風中陽光送暖,回程走到遊客中心前,看到一位老先生坐在一堆大小玻璃杯前調水,好奇走過去一瞧,原來這位老先生是位街頭藝人,正在「調音」準備大展身手。
調好音後,老先生用靈活的雙手在杯緣間不斷地滑動,一首美妙清脆的樂音就從指尖流洩出來了,引來更多遊客的圍觀和喝采,一時之間也讓我屏息了。人活到這麼一大把年紀,還能夠以一身的才藝自娛娛人,實在讓人動容。
午後的國王街更加熱鬧,一家家餐館前坐滿了饕客,雖然不是假日,遊人還是越來越多。徜徉在這充滿歷史和藝術氛圍亞力山卓古城,不但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美麗際遇,也讓人從旅行中增廣了見聞、充實了心靈,並品嚐到一個人在異國自在遨遊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