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村」以交趾陶、剪粘工藝聞名,處處充滿童趣的藝術氛圍很適合大小朋友一起來體驗。「板頭村」原為偏僻的小村落,日治時代曾架設板頭厝五分仔車站做為客運與貨運使用,亦是台糖運輸甘蔗必經之地,後來因為五分車停駛而隨之沒落。近幾年透過板頭村村民積極投入社區改造,以陶藝壁畫及馬賽克拼貼來妝點自家的圍牆和公共設施,不但將藝術融入社區生活,也翻轉了過去蕭條的農村景象

_ABC0068.JPG

「板頭村」分為板頭厝與灣仔內,是1990年代寺廟剪粘、交趾陶宗教產業的發源地,有《交趾剪粘工藝村》之美稱。從2009年開始,村裡的「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結合藝術、空間和農村社區再造計畫,以板頭厝五分仔車站為起點,沿著舊鐵軌、板頭社區聚落、延伸至復興鐵橋周邊道路和越堤等,創作超過20件以上的交趾陶、剪黏作品,讓社區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村」。

20220102_123116.jpg

IMG_0504.JPG

IMG_0488.JPG

_ABC0067.JPG

_ABC0083.JPG

進入社區,展翅翱翔的白鷺鷥藝術指標在路口為您引導,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社區用交趾陶拼貼出各式各樣的牛車及整修後的板頭車站,反映出傳統農村景象及糖業文化歷史痕跡。

IMG_0438.JPG

IMG_0427.JPG

以馬賽克拼貼結合交趾剪黏工藝,在板頭厝五分仔車站舊址位置創作出五分車意象,充滿著童趣。

IMG_0012.JPG

新港鄉早期稱為「笨港」,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活動場所,史前時期境內四處可見梅花鹿,所以在這裡的藝術作品也可以看到梅花鹿的蹤影。

IMG_0032.JPG

童年記趣是鄉下孩子共同的美好記憶,放學後三五好友在鄉野間追逐嬉戲,是一段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

IMG_0033.JPG

_ABC0026.JPG

_ABC0013.JPG

_ABC0016.JPG

走進板頭社區彷如置身小小藝術村,處處充滿著童趣在社區裡每戶人家的圍牆上,利用交趾陶創作出獨特的作品,不但具有巧思,也讓社區與藝術產業相互融合。

_ABC0033.JPG

_ABC0140.JPG

IMG_0057.JPG

_ABC0139.JPG

生長在這裡的人事物都是主角,工藝師傅以「一家一故事」為題,在民居牆上創作,例如養羊人家、溪中撈魚、騎單車遨遊等作品,都以居民寫實生活為靈感。

IMG_0054.JPG

IMG_0053.JPG

_ABC0142.JPG

_ABC0143.JPG

路邊的休憩座椅也都是用馬賽克拼貼而成,不但頗具創意且趣味十足。

_ABC0138.JPG

_ABC0028.JPG

IMG_0412.JPG

IMG_0479.JPG

位於社區裡的「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是由廟宇達人陳忠正先生所創立,陳先生不只專精傳統廟宇藝術「剪黏」及「交趾陶」二樣傳統藝術,更盡心推廣傳統藝術的文化與美學再創社區改造計畫。

_ABC0155.JPG

DSC_0053.JPG

DSC_0051.JPG

20220811_105609.jpg

20220811_105619.jpg

「板陶窯」占地遼闊,其造景採用古典中式庭園合併日式建築,景觀非常優美,不但綠意盎然,且處處充滿工藝之美。

DSC_0063.JPG

DSC_0004.JPG

DSC_0010.JPG

DSC_0062.JPG

精心打造的戶外庭園,以交趾剪粘工藝妝點其間,不只有農村的日常,也有活潑搗蛋的小朋友,呈現童年最單純的樂趣,看了讓人會心一笑。

DSC_0036.JPG

DSC_0035.JPG

20220811_103850.jpg

DSC_0046.JPG

DSC_0033.JPG

以馬賽克拼貼的各式作品也相當吸睛,青蛙造型的休憩桌椅、動物大觀園、孩童溪中撈魚等,每個角落都迷人。

DSC_0064.JPG

DSC_0024.JPG

DSC_0023.JPG

DSC_0031.JPG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早期大量運用在廟宇的樑柱、壁堵等,以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為腳本,製作祈福、吉祥之圖案,近年來更在藝師創新及推廣下逐漸成為民間的收藏藝品。

DSC_0050.JPG

DSC_0049.JPG

園區也提供陶偶彩繪DIY活動,大人小孩一起玩陶藝,透過自己動手作的過程提升想像力與創造力,一起留下美好回憶。

DSC_0041.JPG

DSC_0042.JPG

社區裡另一家「古笨港陶華園」也是有名的交趾陶剪黏工藝之家,雖然疫情期間暫停開放入內參觀,但光是站在門外欣賞其大門和圍牆上的陶藝作品就很值得了。

20220102_125526.jpg

20220102_125440.jpg

20220102_125215.jpg

圍牆上的配色相當鮮豔吸睛,採用荷蘭畫家梵谷的星空為藍圖,底部為新港的媽祖廟及周邊的鐵道文化,構成了一幅唯美的鄉間彩繪圖,令人驚豔!

20220102_125354.jpg

20220102_125337.jpg

20220102_125312.jpg

20220102_125325.jpg

來到鐵道的終點是一幅越堤大壁畫,這是由行政院文建會補助的藝術創作,由當地多位專業師傅共同而成,結合交趾陶和剪粘工藝,呈現出苦楝樹的春花、夏葉、秋果及冬枝的四季樣貌,彷彿像徵堅忍不拔的臺灣精神,立體繁瑣的手工製作令人嘆為觀止!

20220102_124040.jpg

20220102_124031.jpg

20220102_124117.jpg

20220102_124152.jpg

在立體枝葉間加入了維妙維肖的昆蟲、飛鳥等,也為苦楝樹再添生命力!

_ABC0071.JPG

_ABC0069.JPG

_ABC0074.JPG

_ABC0076.JPG

_ABC0073.JPG

板頭社區第二幅壁畫「三醉芙蓉」,也是透過交趾陶與剪粘技巧,展露山芙蓉在一天盛開中的多變美貌,栩栩如生的壁畫作品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_ABC0084.JPG

IMG_0537.JPG

20220102_123757.jpg

不想費腳力的遊客,可以搭乘社區遊園車輕鬆漫遊田野,欣賞大自然中的各式藝術作品,也是很好的選擇。

IMG_0529.JPG

IMG_0534.JPG

北港溪鐵橋下的涵洞,由剪黏拼貼出牽牛花叢,藤蔓植物攀滿了整面的圍牆,並搭配意象化的夏夜星空、明月,栩栩如生的作品也讓人十分驚豔!

_ABC0036.JPG

_ABC0035.JPG

_ABC0060.JPG

_ABC0057.JPG

社區內另有復興鐵橋旁的考古遺跡「古笨港戶外考古園區」,旁邊矗立著一對微笑農夫:板頭阿兄、板頭阿嫂,將藝術創作融入農村地景,感覺趣味橫生。

20220102_124541.jpg

20220102_124607.jpg

橫跨在北港溪上的百年復興鐵橋全長870公尺,早年是著名的黃金糖鐵,連接新港和北港兩地,見證台灣五分車鐵道交通運輸上的興衰變遷,民國71年台糖公司終止載運後,中斷至今已超過40多處路基枕木也已毀損全段禁止通行

IMG_0514.JPG

IMG_0516.JPG

IMG_0522.JPG

近來在新港和北港各界人士支持下,終於爭取到前瞻水環境建設經費1.8億元,復興鐵橋已於今年五月展開修繕工程,且將橋面拓寬增加人行道,預計明年十月完工,讓百年復興鐵橋繼續延續其歷史生命,也期盼來日嘉雲「兩港」古鎮風華再現 。

IMG_0525.JPG

「板頭社區」曾榮獲嘉義縣的金牌社區和全國的銀牌社區殊榮,由鄉民齊心合力打造的懷舊社區,讓民眾穿越笨港三百年的時空,循著五分仔車的舊軌道,發現隱藏在田野村落裡的工藝之美非常值得一遊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地址新港鄉板頭村42-3

電話886-5-7810832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9:30~17:30

門票資訊::入園費:100元/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