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春光前腳剛離去,微薰的五月南風忙不迭地徐徐吹送,並預告夏日的來到。這個時節,在南台灣的街頭,處處可見一株株阿勃勒樹上掛起一串串的艷麗黃花,好似無聲的風鈴隨風搖擺,花瓣飄落時,就像下了一場黃金雨般,沐浴其中,讓近日來緊繃且抑鬱的心情也獲得了紓解。
國內疫情蔓延當下,每個人都要配合防疫措施,即使戶外走走活動一下筋骨,也要避開人群,口罩戴好戴滿,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位於高雄九如四路上的分隔島上,最近因為阿勃勒陸續開花,景色變得美不勝收,延綿約兩公里的分隔島步道都被黃金阿勃勒所圍繞,讓人忍不住想出門透透氣。
這一條步道隨著樹木日漸茁壯,每年夏天阿勃勒盛開的景象也越來越壯觀了,走在人行道上,彷彿漫步在黃金綠廊裡。
隨著阿勃勒的盛開,樹上垂吊著一串串金黃色的花朵,耀眼的花瓣更將原本平凡無奇的道路妝點得閃耀動人。
五月裡,蔚藍的天空是背景,一樹穠華才是主戲,既可入詩也能成畫,可真是風情萬種,燦爛輝煌,一切的美已盡在無言中。
儘管阿勃勒因花瓣獲得「黃金雨」浪漫別稱,然其果實因外表漆黑如同一條香腸般掛在樹上,所以被香港人稱之為「豬腸豆」。
初夏,是阿勃勒花盛開的美麗季節,滿樹金黃,垂吊的花串從遠看就像是金黃色的葡萄一般耀眼,讓行人忍不住駐足凝望。
在住家附近的凹子底森林公園裡,也可見阿勃勒花開的身影,閃耀的陽光與金黃的花瀑在湛藍的蒼穹下交相呼應,期盼著一份幸福的綻放。
阿勃勒花開時,全樹彷彿掛滿了一串串的長風鈴,在陽光下隨風擺動,搖曳生姿,一幅詩情畫意的美景,看了令人陶醉且渾然忘我。
一場久旱後的大雷雨,讓阿勃勒細碎花瓣飄落如雨下,地面上瞬間鋪陳出一塊塊的黃地毯,讓人無比愛憐。
阿勃勒原產於印度,荷蘭人在17世紀時,引入台灣,屬落葉性大喬木,透光性佳,既遮蔭又美化市容;每當微風吹拂過阿勃勒時,細碎花瓣紛紛飄落,如斑爛陽光般遍撒地面,因此,獲得「黃金雨」的美稱。
當您在五月天走過這樣的行道樹時,不要忘了放慢腳步,並抬起頭看看樹梢上的黃金阿勃勒,當微風一吹,串串風鈴搖曳,請用心聆賞一首夏日之歌,且暫時拋開眼前的煩憂,靜享這片刻的悠閒和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