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賞櫻之旅」最後一天的行程來到了關西的京都,京都自古以來即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古都風情,累積了千年的歲月風華,想好好玩賞,至少也得花個一星期以上,只有一天的遊賞時間確實也相當匆促。京都賞櫻名所多不勝數,且馬路邊、河堤畔,經常可見一大片的櫻花樹綻放,充滿著獨特的浪漫氛圍。導遊將當天的賞櫻重點放在「平安神宮」和「哲學之道」,沉浸在古都絢爛的櫻樹花海裡,和幾座百年的神社寺院,讓第一次來京都賞櫻的我大為讚嘆!


 

早上專車來到「平安神宮」,由於天氣晴朗,又正值櫻花祭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好像都聚集到京都來了,到處都可見賞櫻人潮。




曾閱讀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文學小說《古都》,這部作品原來是小格局的愛情故事,卻也寫得彷彿是一部「風景小說」,引領了讀者走過京都風情萬種的四季。

書中有幾段對「平安神宮」春櫻繽紛的描述相當傳神,讓當時沒到過京都的我相當神往:「立於西側迴廊的入口處,放眼望去,繁花成簇的緋色垂櫻逼得人不得不感染那份濃郁的春意。好個春天!連每一枝低垂的稍芽都不放過,成串的緋色八瓣櫻花開得如此放肆。這樣熱鬧的繁花,與其說是長在樹枝上,不如說是被樹枝和柄托著來得妥貼。」

「穿過濃蔭之下的羊腸小道,一座包容著比方才更大池塘的庭園展現在眼前,池中緋櫻的倒影使人不禁眼睛為之一亮,這水中的櫻姿也成了外國觀光客的鏡頭寵獵。」

今日有機會來到京都賞櫻,目睹那一百多株粉紅枝垂櫻同時綻放的盛況,終於印證了《古都》書中所描繪的春日風情,也償了多年心中的渴望。

平安神宮建於1895年明治時期,是慶祝奠都平安京1100的紀念性建築。其建築樣式與日本其他神社明顯不同,除了正面參道的紅色大鳥居之外,所有建築物的格局和配置,皆屬平安時代王宮的縮影。境內建築物以紅色和綠色為主調,正面是太極殿,兩側的蒼龍樓和白虎樓,是仿效中國的左青龍、右白虎而命名的。

 







平安神宮的櫻花,多分佈於應天門和太極殿周遭,而真正的賞櫻名所是指後面的「神苑」。這座遼闊的池泉迴遊式庭園,種植多達150株的粉紅枝垂櫻,在池塘、迴廊、橋殿、亭閣搭襯之下,處處呈現櫻色無邊的美景。








一株株碩大的粉紅枝垂櫻經過百年歲月的焠鍊,枝芽幾乎低垂至地面,因此必須用竹竿將它高高撐起,遠看彷彿是一支支的粉紅大花傘,人走在花下,真是浪漫極了。








望著眼前幾千萬朵粉色櫻花,還有那被花壓得不堪負荷而垂下的櫻枝,顯得相當華麗、絢爛和飽滿,讓人站在這一大串、一大堆珠寶之前,不免勾起一絲貪婪心思。






在神苑內賞櫻,最值得遊賞的是南神苑和東神苑平閣(橋段)一帶,搭配著有淡雅櫻花當前景的閣寺,特別具有日式浪漫氛圍。






正好遇到一對日本新人身著日式禮服,在神苑裡舉辦完「神前婚禮」走出來,趁機捕捉幾張經典畫面。




在東神苑內,以栖鳳池倒映的橋段與櫻花,可說是平安神宮裡最美、最經典的畫面,充滿著華麗與富貴的氣質。






整個整個平安神宮可說熱鬧非凡,到處都是賞櫻人群,大家除了用相機捕捉眼前美景,也不忘在美櫻前留影,說它是京都熱門的賞櫻景點,真的名符其實。




走出平安神宮,準備去停車場搭車,經過「琵琶湖疏水道」,兩旁開滿吉野櫻,也相當令人驚艷,真可說是古城無處不飛花。





 
專車準備開往清水坂附近享用湯豆腐料理,一路從車上瀏覽京都的古都風情,整個城市櫻花漫爛,幾乎淹沒在櫻花海裡,令人看得目不轉睛。沿途經鴨川,兩岸盛開的櫻花也令車上的夥伴們驚呼連連!
 







中午在清水坂附近享用知名的湯豆腐料理,導遊告訴我們清水寺就在附近不遠,飯後還有一點時間可以過去走走。因此我和老公用完餐後,犧牲了逛街購物的時間,快步沿著清水坂走到清水寺逛逛,想要一睹這座已有300年歷史的名剎。

清水寺外的清水坂都是古老的石板階梯,兩旁的日式建築都已變成茶屋、藝品店、和果子店等。漫步於此,經常可看到穿著和服打扮的男女遊客,還可看到幾簇櫻花從庭院內伸出牆外,處處散發著古都春天的浪漫氛圍。






 

清水寺也是京都最有人氣的賞櫻景點之ㄧ,最早建於西元798年平安時代,今日的樣貌為1633年重建而成。站在寺院正前方的清水坂,映入眼簾的是朱紅色的仁王門,沿著石階走上去,可以回首眺望清水坂的熱鬧景象。






朱紅色的仁王門附近栽植了不少櫻樹,很多穿著日式和服的觀光客和男女朋友,紛紛在櫻花樹下留影。在這春分時刻和櫻花來一場浪漫約會,應該會讓人一輩子留念吧!






由於時間有限,只能在寺院外面瀏覽,沒有購票進去參觀正殿,那著名的「清水舞台」也是賞櫻、賞楓的好所在,只能留待以後有機會再參觀了。





寺院周圍種植了各式櫻花,白的、粉的,將整個寺院妝點得非常典雅,也到處充滿春天的氣息。







午後,來到了「哲學之道」,介於銀閣寺和南禪寺之間的哲學之道,應該是京都最具風情的石板小徑了,小橋流水,花團錦簇,在這櫻花盛開時節,遊人如織,大家除了賞景之外,也忙著捕捉這天春最美麗的風情。
 







走在哲學之道上,沿途盡是粉白的櫻花飄拂於眼前、頭上或身邊,這些經過多年歲月滋養的老叢枝芽參天,盛開的櫻花佈滿天際,有的櫻花低垂至水渠,有的則像細雪一般繽紛灑落,徜徉其間令人忍不住陶醉其中。








在哲學之道賞櫻,有些日本人會準備壽司或便當,坐在角落的櫻花樹下,一邊賞櫻,一邊品嘗美食。而哲學之道兩旁林立著別緻的茶屋,咖啡館或紀念品店等,賞櫻之餘也可入內參觀。






最後一站行程來到了有京都廚房之稱的「錦市場」,這裡不但是當地人購買新鮮蔬果魚肉、南北乾貨的地方,也是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團員在此大肆採購,買一些禮物回去餽贈親友,也圓滿結束了這趟美好的旅程。






古都的傳統古風造就其迷人風華,特別是櫻花季時,眾人均迷醉在古寺、神社與櫻花海交織成的雅致境界中;也讓人在櫻花盛開與凋零之間,感受到人生。雖然春天賞櫻並不一定要到日本,但在日本賞櫻,無論是感官或視覺上,都擁有截然特殊的風情異趣。這幾天的花見之旅,不僅是到此一遊,也用相機將深深淺淺,如雲彩般的櫻花收入影像記憶裡。當我賞櫻之旅歸來,行囊裡也寫滿了這樣一本「櫻花筆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的頭像
    Sophia

    蘇菲亞的綺麗世界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