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New York是一位風姿措約的摩登女郎,那麼WashingtonDC.應該是一位優雅大方的氣質美女了。豐盛的文化、美麗的城市景觀,世界頂尖的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中心,涵蓋了從歷史、藝術、科技、人文等領域,收集了世界級的稀珍寶物,且都免費開放參觀,美國首都華盛頓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除了上幾篇分享了華盛頓幾個最具人氣的博物館外,這篇我將集中介紹華盛頓DC另外幾座不錯的博物館,可以讓人一窺華盛頓的文化櫥窗。

 

賀胥宏現代美術館(Hirshhorn Museum),外型像一枚巨大的甜甜圈,中庭是鏤空的,和其他莊重的建築大異其趣,不過正好突顯這裡是現代美術館的主題。



 

賀胥宏(Hirshhorn)是一位來自拉脫維亞的移民,他靠著賣釉發大財,他收集一萬兩千多件的藝術品,後來全部捐給國家,於是有這座博物館的誕生。 

裡面的現代藝術品,主要都不是平面繪畫,反而有大量的複合媒材、裝置藝術和多媒體藝術等,相當前衛。雖然我不懂現代藝術,但最重要的是藝術作品能不能與觀眾產生共鳴!每個觀者對作品的解讀與感受不同,這才是現代藝術有趣之處吧!(裡面作品禁止拍照)
 
在戶外的雕塑庭園簡潔雅緻,展示了許多的雕塑作品,有畢卡索、馬提斯、羅丹、米羅等藝術作品,都是一些重量級的現代雕塑,雖然有些作品不太能理解,卻也給人諸多的想像空間。











 
 

印第安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這是2004年才開幕的博物館,是第一個以美國原住民為題材的博物館,這棟建築從側面一看就知道是原住民臉譜圖騰,能設計這樣有層次造型的建築,真的也很有創意。


 

整體挑高中空的空間,從上面任何樓層都可以看到中庭的圓形舞台,四周展示著印第安人所使用的獨木舟,有時廣場中央會有印地安的舞蹈表演。









裡面的展示品都是和印地安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有各種編織、服飾,飾品、捕獵用的武器等。這些生活用品還處處充滿著藝術之美,也相當令人讚嘆!





 

 

非洲藝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美國境內的黑人是重要的族群,非洲藝術館即反應出美國對於黑人根源非洲文化的重視。裡面展出的物品以實用的器物占大部分,包括面具、雕像、權杖、家具與陶瓷器等。



藝術與工業大樓(Arts and industries Building),這棟維多利亞式的紅磚建築頗具歷史,是一座多用途的展覽廳,目前關閉中,正在規劃作其他用途。



以上這幾座博物館都在林蔭大道上,比較集中,只要步行都可抵達參觀。
 
大屠殺紀念博物館(Holocaust Museum),這座相當新穎且富有創意的博物館在華盛頓紀念碑附近,雖然不在林蔭大道的範圍內,也不隸屬史密斯梭尼亞機構的博物館,但也值得一看。
外觀以灰色色調設計的博物館,透露著相當肅敬悲哀的氣息,參觀這座博物館也帶給人一份哀思。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要強大自己種族的優越性,就以猶太人為箭靶,對猶太人展開大規模的大屠殺,其間身亡的猶太人多達六百多萬人,也涵蓋了數百萬的吉普賽人和政治犯。這段歷史雖然非常殘忍,如果博物館以這樣的角度呈現而維持真實,似乎會勾起大家負面的情緒,所以這座博物館反而呈現的是,以一個猶太小男孩的敘事,來說名他這段期間所經歷、所感受的
……給人的感覺是對種族屠殺的悲傷,捍衛人權的重要,沒有太多的血腥和怨恨,最重要得是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

 

當時受難者所遺留下來的生活照片,貼滿整個通道牆面



在博物館參觀終點一間明亮的大廳內,為小男孩點燃一股不熄的紀念火焰,四周牆壁上刻滿當年受害者的姓名,明亮的大廳內沒有一絲聲響,撼動了人們心靈深處。



建築博物館(National Building Museum)也不屬於史密斯梭尼亞機構,也不在林蔭大道(Mall)上,但這棟很有特色的建築也很值得參觀。它是用來展示美國建築歷史的專題博物館,紀錄了美國人在建造、工程、設計、景觀與城市規劃等建築領域的創新。搭乘地鐵紅線到Judiciary Square司法部廣場即可抵達。



博物館內部超大的中庭由8根巨柱支撐,周圍的一樓還有用 72根希臘式的列柱建成的迴廊,廊內的房間就是用來展覽之用。




  
由於建築博物館的中庭氣象萬千,而且通風、採光良好,所以歷任美國總統的就職酒會大都在此舉行,現在遊客不需要是貴賓,就可以自由參觀這座富麗堂皇的建築。




 
郵政博物館(National Postal Museum)位於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 旁邊,是一座很古典的建築,是以美國郵政史為展覽主題的博物館,這個主題聽起來好像不甚有趣,但實際上展出的內容還頗值得一看。


 
中庭陳列著美國歷史上傳遞郵件的各種交通工具,包括馬匹、火車、汽車、飛機等。





 

館內的展覽主題也非常多樣,包括郵件與卡片的藝術、郵票的故事、郵卡小亭、郵件運送等,可以回顧美國兩百多年來的郵政歷史演變。






 
參觀完郵政博物館當然要順便到聯合車站逛逛,幾天後要搭乘灰狗巴士前往紐約,也順便來勘查地形和補給食品。
 

聯合車站可說是華府特區最重要的陸路大門,鐵路、公路和地鐵都匯集在此,車站自1908年便開始啟用,除了具有運輸的功能之外,裡面也有無數精美的商店和餐廳,我在華府的這幾天也經常來此補給糧食。


 
聯合車站的外觀相當宏偉,前噴水池裡的雕像是以前發現新大陸而著稱的哥倫布

 

車站內的古典大廳面積不小,挑高的天花板讓整體空間顯當相當寬闊,更有許多雕像點綴其中,更添典雅氛圍。


 
地下商場有各式商店和餐廳,甚至還有電影院,幾乎任何人都可在此輕輕鬆鬆度過一段美麗時光。




 
甘迺迪藝術中心(The Johef.Kennedy for performing Arts )離市中心較遠,我搭乘藍線地鐵到Foggy Botton再走一段路抵達。這棟藝術中心是為了紀念甘迺迪總統而建,甘迺迪總統相信文化活動可以整合人類經驗,而且他也致力於提升美國藝術的新領域,此藝術中心在1971年正式開幕。



藝術中心共有6個劇場,而且轄有國家交響樂團,每年約有三千場的演出,可說是美國最繁忙的文化機構了,即使沒有觀看表演,也可入內參觀公共區域。





這是前總統甘迺迪雕像


 
登上屋頂的陽台視野相當遼闊,可以俯瞰美麗的波多馬克河,也可看到四處散佈的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向右側眺望就是喬治城了,過兩天會去逛逛,眼前的遼闊視野和和煦的暖陽真令人感到舒心啊!華盛頓,真是一座很有氣質的美麗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的頭像
    Sophia

    蘇菲亞的綺麗世界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