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向來給人自然、愜意的感覺,似乎每隔一段時日,就想拋開西部緊湊的生活,跑一趟後山洄瀾,體驗純真之美。壯麗的山容以及質樸的風情,始終在記憶中回味著。每次在花蓮遊走,都覺得像是走進一張張的明信片當中,就算是有些地方不是第一次接觸,還是會產生不同的悸動。海岸的寫意風光、縱谷的綠野景色、萬種的明媚風情,使得花蓮有了讓旅人想一來再來的理由。
在花東縱谷奔馳,不難發現位在壽豐鄉的東華大學,是一間值得多花點時間漫步的校園。綿延的山巒景色,搭配一片藍天、朵朵白雲,使得諾大的校區顯得格外精彩。
而東華大學最為人稱道的美景,就是在行政大樓旁的「東湖」了,環繞湖畔的草皮慢行,美麗的校園建築倒映在湖面上,山脈交錯的秀麗景緻,有著自成一格的學院派悠閒。
坐在湖岸邊用嗅覺品嚐清風送來的青草香,任陽光在身上留下清爽的灑脫氣息,和家人在這裡共享花蓮的好美麗。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隱身在壽豐鄉的田野腹地之間,農莊占地遼闊,廣大的落羽松區與人工湖泊在翠綠草地的襯托下,宛如歐洲小鎮裡的湖濱森林。
在蔚藍天空和黛綠山巒映襯下,有如一座遠離塵囂的夢幻精靈島,清澈的湖水倒映著湖畔動人景致,靜謐的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綠草香,放慢了前進的腳步,我聽到了心在歌唱。
清風撫過清澈的湖泊,蕩漾出明媚波光,白雲、青山、碧水由上而下疊映成趣,如同人間仙境般的景致,「雲山水」的意境正是由此而來。
「雲山水」屬於私人土地,是由農莊主人大方開放給遊客免費遊覽踏青,來此遊玩可要注意不要干擾到當地住戶,為這裡保留她最原始的美麗面貌。
「牛山呼庭」有如一個隱藏在海濱山中的祕境,觸目所及盡是趣味十足的漂流木藝術創作。
坐在制高點的碧綠青草坡上,可以恣意地聽濤、觀浪,感受一份心靈的寧靜與空曠,也讓人喜歡上那個看海的日子!
「奇萊燈塔」坐落在花蓮山海連綿的開闊景色之中,是太平洋上的一盞明燈,純白色的身影相當醒目。
距離花蓮市區不遠得七星潭,是一弧弦月形的海灣,太平洋的波瀾與一望無際的壯闊天空,連成海天一色的美景。
沿著悠長的海岸線行走,清澈的海水令人驚呼東岸純淨的水質。遊客們有的踏浪戲水,有的席地而坐,靜靜地用耳朵欣賞這美妙的自然樂音,是另外一種貼近七星潭的方式。
賞星廣場腹地遼闊,展示很多大型的大理石雕作品,常吸引遊客合影留念,也為七星潭帶來更多藝術氣息。
花蓮可說是「石頭的故鄉」,位在市區的「石雕博物館」裡裡外外典藏了多年來所蒐集和透過國際比賽活動的石雕精品。走訪花蓮山水之美,找尋石雕大師的藝術創作,感受人與大地的協調共處,也帶回了更多精采的回憶。
「慈濟文化園區」位於花蓮市郊,包含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校區,占地遼闊,是慈濟全球事業的總樞紐。
「靜思堂」是以花蓮大理石打造的灰白色調建築,莊嚴肅穆,仿唐式的高聳屋簷有著「飛天」的意象,飛簷精雕細琢362尊飛天浮雕,展現佛教藝術之美。
內部空間包括國際會議廳、感恩堂、講經堂、文物展示廊等,清幽靜謐的氣氛,適合放慢腳步來感受,是非常值得前來體驗的佛教文化之旅。
園區內的「靜思竹軒」是採用古法搭建的竹屋,以四方竹為建材,供訪客休憩,具有教育及文化傳承意義。
旁邊有一座仿製證嚴法師過去修行的「修道小屋」,簡樸的樣貌為慈濟志業發展歷史做見證。
草坪上有多座人物銅雕作品,主題包羅萬象,都是和慈濟行善志業相關的闡述。
位於吉安鄉的「勝安宮」恭奉王母娘娘,是台灣信仰此神明的總廟,為民國三十八年興建的廟宇,建築相當具有特色,採中國宮殿式的風格,處處呈現出氣宇非凡的態勢,有著獨特的宮廟之美。
位於吉安的「慶修院」是花蓮縣定三級古蹟,也是現今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古意質樸的佛堂,莊嚴肅穆的八十八尊石佛,以及充滿禪意的枯山水,彷彿走入日本佛寺一般,讓人沉浸在那安詳的氛圍中。
2014年完工的「新城車站」如同一件藝術品,取立霧溪切割太魯閣峽谷的意象,展現花東第一門面的氣勢與獨特的迎賓視覺。
一進入車站大廳,抬頭一看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原住民編織藝術「織路」,這件作品是以織布及回收衣物為材料,加上許多民眾參與一同打造而成,充滿原住民文化編織圖紋和豐富的色彩,也為視覺帶來全新的衝擊。
陪襯著「織路」的巨幅玻璃製品則是當代彩墨畫馬水白的畫作「太魯閣之美」,台鐵特請照明設計師規劃,以燈光強弱層次,重新詮釋太魯閣的四季及日夜之美。
來到後山花蓮每回總有新悸動,豐富的自然景觀、多元的人文氣息、山海相鄰的景致,散發著與世無爭的自在氛圍,在每個角落都能遇見不同的感動,這也是花蓮的魅力所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