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奧地利旅遊,大家一定不會錯過音樂神童莫札特的故鄉~~薩爾斯堡Salzburg,這個人文薈萃的古城有著一段悠遠的歷史,以「鹽」為名的薩爾斯堡其發展歷史和採鹽息息相關。過去的薩爾茲堡雖然不是王國,卻是一個獨立的總主教區,從966年開始就擁有自己鑄造錢幣的權力,總主教統治著包括軍事、政治、經濟、建築、釀酒等,因此地位相當崇高,也由於富可敵國,大主教開始興建城堡,組織軍隊,獨立的天主教王國漸漸形成,直到十九世紀初拿破崙軍隊入侵,薩爾茲堡才結束了總主教統治,1805年將其劃入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從此被納入了奧地利的版圖。

2018年是我第三次造訪薩爾茲堡,這次能和家人暢遊這個人文薈萃又充滿著愉悅氛圍的古城,除了能再次回味走過的足跡之外,也有著更深層的意涵。

 

 

整個薩爾斯堡分成新城和舊城兩個區域,中間隔著薩爾察赫河Salzach River並以多座橋樑相連結。由於考慮到房價和停車問題,我們住宿的地點選在舊城區附近的民宅公寓,附近有一個停車場,但從住宿點步行到舊城區中心還有一段距離,跨越薩爾察赫河Salzach Rive走到新城區更遠,所以我們在薩爾斯堡兩個半天的漫遊可說是「鐵腿之旅」了。

這篇網誌將以舊城區為主要散步路線,舊城區是最初主教公國統治的領地,以聖彼得修道院St. Peter`s Abbey為核心擴展到主教府邸和山頭的城堡要塞、富麗堂皇的主教堂和熱鬧的格特萊第街Getreidegasse,這些都是遊客必訪的精華區。

走出大街上,到處可見觀光馬車和大小車輛爭道,還不時飄散著陣陣的馬糞味,每一位馬夫都要自備鏟子和畚箕,隨時要清理新鮮馬糞。

薩爾斯堡主教大教堂Dom zu Salzburg位於舊城區的中心,由此展開散步路線。

主教大教堂建於西元774年可說是薩爾斯堡人民的精神地標,是當時歐洲最大的教堂,至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中間曾經歷經無數次火災和戰爭的摧毀與重建的工作,一直到今日才擴建成了融合多種風格的大教堂。音樂神童莫札特就是在此教堂受洗的。

大教堂門口有三座大拱門,拱門上分別標示著774年、1628年和1959年,這三個年代都象徵著這座教堂新生的開始。

進到教堂內部瞬間讓人屏息了,挑高的圓頂有著美麗的雕刻和彩繪壁畫,微弱的光線從四方的玻璃窗中揮灑進來,寬敞的教堂內部可以容納超過一萬人望彌撒內部的共鳴相當好,共有五座管風琴,可以想像當年莫札特在此彈奏著管風琴時,琴音縈繞的感人畫面。

大教堂前的廣場一輛輛光鮮亮麗的馬車等待遊客的光臨。

緊鄰主教大教堂南側,有個大金球的就是卡皮第廣場Kapitelplatz,廣場正位於城堡要塞山腳下,巨大的金色星球擺在廣場上,上面站著一位男子,相當的顯眼,這是德國雕塑家在2007 年的創作"Sphaera",至於代表什麼意涵,那就任君想像了。在薩爾斯堡音樂季時,晚上也可以在此聆聽露天音樂會。

從卡皮第廣場Kapitelplatz附近可以搭乘纜車上山參觀薩爾斯堡城堡Festung Hohensalzburg,可說相當便捷,我們持薩爾斯堡卡Salzburgcard可以免費搭乘纜車並參觀城堡博物館。

城堡要塞的登山纜車是奧地利境內最古老的直立式纜車,也是世界上第一條登山纜車路線。登山纜車約以70度角爬升,裡面分有三層高度,旅客站在裡面不會感到落差太大。

纜車風馳電掣一下子就來到山上城堡高地要塞,出了纜車站,視野豁然開朗,可以鳥瞰整個薩爾斯堡的全景,包括遠處的青山綠野與被薩爾察赫河Salzach River環繞的舊城區,徐徐的涼風吹來,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坐在露天的咖啡座喝咖啡或用餐,還可俯眺薩爾斯堡山下美景。

來到城堡要塞可以參觀堡內的小型博物館,展示有中世紀武器、刑具和造形奇特的樂器等。參觀城堡博物館就從這個階梯走上去。

這座要塞城堡建於1077年,是大主教為了防禦巴伐利亞公爵侵略而建後來歷任主教不斷加高圍牆並擴大城堡規模,成就了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進入城堡博物館,厚牆上的窗口有一尊尊的加農大砲,用來防禦進攻的敵人。

中世紀的一口古井

裡面有一間木偶博物館,展示各式各樣的木偶,有趣的是還有海爾布倫宮的惡作劇噴泉。

過去有些大主教會壓榨農民,1525年的農民起義包圍了高地要塞,為求減輕負擔,廢除農奴制度,雖然沒有被攻陷,但最後大主教還是屈服而對農民讓步。

各種器物展覽室

樂器展覽室

武器展覽室

走出展覽廳,後面是個廣闊的中庭,中庭裡還有一個小巧的聖喬治禮拜堂St. Geogre Chapel,我們沒有多作停留,隨意逛逛之後便搭乘纜車下山。

下得山來,來到聖彼得教堂墓園St. Peter`s Churchyard,這是薩爾斯堡最有歷史的角落,很多人都說這裡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墓園。

聖彼得教堂是羅馬式的石頂教堂,卻有著巴洛克的華美裝飾,教堂本身不大,倒是墓園本身的氣氛很特別。

園內三面長廊圍繞,廊下及院內都是造型美麗的墓碑,墓前種著各式各樣漂亮的花朵,似乎都有人精心照顧,如此美麗的墓園讓人一點都不感到害怕。

大主教官邸是華麗古典的中世紀建築,大主教是從前權力最高的統治者,從1120年開始歷任的主教皆居住於此官邸,前方廣場有巴洛克式噴泉,以海馬雕塑為主題。官邸裡面有180個廳室,其中一間會議室,是少年莫札特為主教和貴族演奏的地點,前面廣場經常舉辦戶外音樂會。

從主教官邸廣場往北走過去就是莫札特廣場,廣場上樹立著莫札特銅鑄雕像,看起來相當嚴肅,和維也納所見的白色雕像大不相同;漫步於此,還會聽到來自鐘樓的悅耳鐘聲,亦不時可見街頭音樂家在此演奏。

來到了舊城區最熱鬧的大街也就是格特萊第街Getreidegasse,說它是大街其實只有約五公尺寬。這條街道在中世紀時是通往巴伐利亞的主要街道,不難想像當年的風光,今日的大街典雅的建築依舊,卻多了幾分華麗。

這條大街最迷人的地方是一個個纖美扭曲的鑄鐵招牌,每一家商店招攬客人的招數彷彿都用在懸掛門外的招牌上。

傳統的鍛鐵招牌相當吸引人,每面招牌都呈現不同創意和造形,放眼望去,只見天際間交錯著各式各樣的漂亮招牌,相當有趣。

在格特萊第街9號前總會有一群觀光客聚集,因為莫札特在1756年誕生在這棟樓房的四層樓上,並在此居住到17歲為止。外觀由許多裝飾花邊的窗櫺所構成,房子漆成粉黃色,現在開放為博物館,莫札特大概也想不到這座城市因他而榮耀,我們持薩爾斯堡卡可免費進入參觀。

一二樓有莫札特相關的照片展示,三樓是莫札特家族的住家,家具、樂譜、畫作甚至頭髮,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莫札特的耳朵和一般人的構造有所差異不知是否也造就了他異於常人的音樂天賦

屋內有一架莫札特使用過的大鍵琴,他所寫的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大部分是利用這架琴完成的。

格特萊第街Getreidegasse狹長的道路兩旁盡是販賣紀念品的小店,店面佈置得賞心悅目,有各式各樣的莫札特相關商品,一個個櫥窗就像個藝術展覽室,每樣商品都令人愛不釋手。

莫札特在1781年和大主教關係決裂,因而告別薩爾斯堡,到維也納展開自由創作的生涯,此後他的作品更加成熟、絢爛瑰麗。

放眼古往今來歷代的大作曲家們,恐怕沒有一個人像莫札特一樣,到現在還受到一個城市這般的宣傳和利用,隨處可見的店家和層出不窮的商品都以阿瑪迪斯或莫札特為名。我想當時窮困潦倒的莫札特萬萬也沒想到,在他死後兩百多年,竟帶給薩爾斯堡這麼大的榮耀和商機。

莫札特的音樂可說渾然天成,他精於當年的每一種音樂形式,創造出來的每一個音符都無懈可擊。尤其對照他晚年顛沛窮困的日子,寫出來的作品仍然充滿著詼諧、機智與歡笑,散發出無盡的光與愛。今天他的音樂早已超越了國界,成為全人類的文化遺產。莫札特35歲過世,生命短暫得令人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的頭像
    Sophia

    蘇菲亞的綺麗世界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