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是全世界最大、全美最古老的鋼筋吊橋,橫跨東河(East River)連接曼哈頓(Manhattan)和布魯克林(Brooklyn)區,長達1825公尺,曾經歷18年的時光建造,動員600名工人,甚至犧牲了30條人命,才在1883年完工。看著這座美麗且布滿繁複纜繩的鋼纜吊橋,一百多年來默默地佇立在東河上,迎接著過往的行人和車輛,也帶動了布魯克林區的便利和繁榮,讓人不禁對當年那些犧牲奉獻的造橋英雄們肅然起敬。
和女兒離開了下曼哈頓金融區後往市政廳(City Hall)方向前進,目標是要徒步跨越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前往布魯克林區。我們先經過了大理石建築的市政廳,這裡是紐約市長的辦公室和議會所在,假日時整棟建築門扉緊閉,而前面是一座開放式的三角公園,公園內有一座漂亮的噴泉,旁邊點綴著古典造型的燈柱,舉目四望都是高聳的摩天大樓,這就是紐約的經典印象。再往前走一點就是布魯克林大橋的起點了。
1883年竣工的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以吊橋的形式橫跨在東河(East River),它改變了曼哈頓(Manhattan)和布魯克林(Brooklyn)兩個城市的互動關係,也帶動了城市的發展。這座世界首度以鋼材建造的橋梁,兩座高聳的歌德式雙拱門橋塔各據一側,用以象徵這兩座城市。
布魯克林大橋由四條主鋼纜為載重主幹,上千條細鋼纜又和他們結合在一起,一起共同承載整座大橋的重量。高大雄偉的哥德式拱門映襯著對稱排布的鋼纜線,構成了紐約最獨特的建築藝術韻律圖。
布魯克林大橋是一座鋼纜吊橋,縱橫交錯的鋼纜和背景中的曼哈頓群樓,互相交織構成了一幅奇特的城市景觀圖。
布魯克林大橋的建造過程相當艱鉅,也犧牲很多人工人,以4根主鋼纜串連支撐橋面的吊索,擁有寬闊的橋面並規劃成馬車道(現在的汽車道)、電車道、行人步道,它曾經是世界最長的鋼纜吊橋而風光一時,經過一百多年之後的今天,布魯克林大橋仍散發著美麗而古老的氛圍,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親炙其獨特的風采。
從橋面上的人行步道(一半是單車道)可以看到橋面下層的汽車專用道,在過去的設計下層是馬車專用道。
可以想像這樣複雜的設計方式,在一百多年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程。
位於布魯克林和曼哈頓兩側的吊橋塔墩,確保了大橋安全穩固的關鍵所在,也是興建過程中最艱辛的部分,百年後的今天,他們更成為紐約最著名的歷史建築地標。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人們很難想想由鋼夾緊壓五千多條鋼條而成的主鋼纜到底有多粗,也很難理解四條主鋼纜又是如何撐起布魯克林大橋。
布魯克林大橋可說是紐約千百個建築奇蹟的代表,在無言中體現了先進工業技術所能創造的奇蹟,同時也展現了人類信念所隱藏的強大力量。
魯克林大橋總長約1825公尺,從曼哈頓區橋端漫步走道布魯克林區橋端大約要30分鐘,假日時橋面上人潮洶湧,來自各方的遊客爭相來體驗這座獨特的古老吊橋。
從布魯克林大橋上極目望去,早年被大橋塔樓所俯視的曼哈頓度船頭,現在已是大樓林立的紐約金融區了。
走過橋面來到布魯克林區,這裡是紐約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橋岸邊碼頭旁的這家冰淇淋專賣店頗富盛名,即使在寒冷的天氣裡,遊客來到這裡都不忘來品嚐一客香濃的冰淇淋。
在太陽下山前,我們先在DUMBO閒晃。DUMBO是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 的縮寫, 橫跨在布魯克林橋及曼哈頓橋兩座大橋底下,是近來藝術創作的集中地,這裡原本為工業區,在七十年代開始有許多藝術家進駐,而且在八、九十年代,房價比曼哈頓便宜許多,讓很多紐約客趨之若騖。如今這裡是藝廊、餐廳及時髦商店的集中地,遊客可以先在這裡用晚餐,再到Brooklyn High賞夜景。
曼哈頓大橋巨大的橋墩高聳地出現在 DUMBO 區街景中,這是布魯克林區很有名的場景。
曼哈頓大橋底下的河邊綠地,稱為 Main st. Park。是情人拍照取景的絕佳位置。
Brooklyn High則是個臨河口的高地公園,也是附近居民休憩、散步的地方,從這裡可以眺望布魯克林橋及曼哈頓金融區的美麗天際線。在布魯克林橋下的觀景碼頭也是拍夜景的好地方。
黃昏時刻來此觀賞夕陽是紐約客最不容錯過的,不管是以布魯克林橋或曼哈頓橋為前景的曼哈金融區摩天群樓,都是一幅紐約最獨特的風情畫。
紐約的建築與交通充滿傳奇色彩,布魯克林大橋與摩天群樓不分晝夜傲然屹立在曼哈頓,夜裡燈火亮起時更閃耀著異樣的光華。
夜裡,點上了燈,讓曼哈頓橋與對岸的高樓群也溫暖了起來,展現出紐約另一番的浪漫風情。
橋樑在運輸上不但是重要的交通建設,更能促進城鄉的發展,在設計上如果能加入美學觀,更能使它在歷史上留下不朽定位,而讓後人歌詠緬懷。當人們今日走在布魯克林大橋上,並對它發出由衷的感佩和讚嘆時,當初建造者的犧牲奉獻精神,已深植人們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