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刻拜訪遺世獨立的泰雅族部落~~司馬庫斯和鎮西堡,體驗台灣獨特的原民風情。邁開步伐挑戰崎嶇的神木群步道,和隱身在深山中的眾多千年神木相見歡,不禁讓人讚嘆大自然之神奇。漫步在海拔約1500公尺中的司馬庫斯和新光部落裡,大地已換上了彩妝,處處可見繽紛楓彩,紅、黃、綠等色彩交錯的景致,讓整個部落和連綿山巒美不勝收,也期待來春櫻花盛開時再相會。
隱身於尖石鄉高山深處的司馬庫斯,海拔約1500公尺,是台灣最深山的泰雅族部落,又被稱為「上帝的部落」。
前往司馬庫斯蜿蜒的山路上,沿途都有楓樹迎賓,進入部落後更有高大的楓香、青楓等聳立路旁,處處令人驚豔。
坐落在繽紛山林中的司馬庫斯長老會教堂小巧可愛,有如一處童話仙境。
走進教堂內部,幽暗中有著一份莊嚴寧靜的氛圍,也撫慰了旅人的身心。
近年來觀光客的大量湧入,司馬庫斯部落興建了不少民宿,他們以合作共生共有的方式經營,也發展出另一種光觀契機。
從司馬庫斯部落前往登山口的路上,也有不少高大楓樹迎賓。
在司馬庫斯登山口附近的「迦南小木屋」是最受青睞的住宿點,坐擁一片楓樹林,深秋時節是最美麗的季節。
徜徉在色彩繽紛的山林中,感受一份濃濃的秋意和閒適。
司馬庫斯以紅檜巨木林區聞名全台灣,部落與巨木群之間設有步道,約5.2公里路程,難度不大,沿途綠意竹林、輕便棧橋和潺潺溪水一路相伴,林相生態豐富。
從登山口走了約5 公里的蜿蜒山路來到紅檜巨木林區,可以看到諸多巨大神木,其一棵中名為Yaya Qparung的神木又名「媽媽巨木」,是巨木群中最大的一棵,樹齡約二千多年。「人型」的樹型,宛如溫柔的媽媽,張開雙臂擁抱來山裡探望它的孩子們。
鎮西堡屬於新光部落,海拔接近2000公尺,離司馬庫斯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隔著泰崗溪遙遙相望,位置相當偏遠。
這座充滿著泰雅族風情的鎮西堡教堂是族人生活重心,以秀巒溪石和花蓮大理石建成,而圍欄則是用漂流木搭建起來的,造型獨特優雅。
鎮西堡有著全台最大的檜木原始林,但整條登山步道崎嶇難行,來回約需4~5小時,也是體力的一大考驗。
一路跌跌撞撞來到巨人的國度,看到這棵名為「亞當」的巨大神木時,讓人不禁會心一笑。
世世代代居住在深山中的泰雅族人以神木守護人自居,在他們守護下,神木得以躲過外人砍伐,延續數千年。(「亞當」神木)
離「亞當」神木不遠處的另一棵「夏娃」神木,兩者彷彿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大自然之神奇令人讚嘆!
國王神木也相當吸引人,分岔的樹枝好像戴著著一頂皇冠似的。
新光部落擁有不少原住民度假民宿,每家民宿各有特色,充滿著泰雅族人的圖騰和藝術觀。
趁著晚餐之前部落走走,捕捉一些楓紅美景。
新光國小是新竹縣最偏遠的小學,海拔有1650公尺,是北台灣的最高學府,環境優美,坐擁一片山林,最特殊的是它擁有一間獨特的森林教室。
隱身在高聳扁柏樹林中的森林教室是小朋友的最愛,林木蔥蔥、綠意盎然,小朋友上課起來一定不會打瞌睡。
新光國小門口前種有兩棵高大的楓樹,在秋陽下顯得更加金黃耀眼。
新光部落中的聖若望教會,兩層樓的建築造型相當特殊,充滿著原民色彩,一樓是供社區義診使用,二樓是教會用途。
新光部落中的聖若望教會,二樓的造型相當獨特漂亮。
在晨光中新光部落巡禮,和一些美麗的楓樹相見歡,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楓紅似火。
碧藍的天空,耀眼的陽光,為這深秋的部落小旅帶來一份熱情和喜悅。
沿著竹60縣道下山,經過秀巒玉峰溪和泰崗溪的匯流處,這裡有滿山的楓香林,登上「軍艦岩吊橋」可以欣賞周遭美麗的山容。
繼續沿著竹60縣道下山,不久經過田埔部落,一座有著紅屋頂的田埔教會矗立在山崖邊,襯以黛綠山巒,美如風景畫。
從不同的角度捕捉這座隱身在深山中的田埔教會,還是一樣美麗!
眺望山中的田埔部落,還有一座天主教堂,這與世無爭的小村落顯得寧靜而美好。
繼續下山,不久來到海拔高度約1450公尺的「宇老觀景台」,這裡是尖石前山和後山的分野,也是眺望美景的絕佳位置,可以俯瞰谷底的玉峰村,台灣山巒之美盡收眼底。
來到新竹尖石鄉順便瀏覽一下著名的「北角吊橋」,「北角吊橋」橫跨在油羅溪上,總長約220公尺,是全台第二長鋼纜吊橋,走在吊橋上可以欣賞周遭壯闊的山脈美景。
吊橋的另一端有一家「楓北角景觀餐廳」,隱身在一片黃澄澄的楓樹林中,在藍天映襯下的楓葉特別吸引遊人目光。
這一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紛紛擾擾中度過,在深秋時分有機會來到司馬庫斯和鎮西堡挑戰神木群步道,欣賞楓紅美景,也一償了多年來的心願,並為2020年畫下了完美的句點,也期待來年櫻花盛開時司馬庫斯再相會。